日前,剛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日本知名建筑師坂茂前往四川檢驗自己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之后完工的件作品—苗苗幼兒園,四川僅有的兩個“紙”建筑之一。他說:“我不僅要為富人做豪華的地標性建筑,更重要的是為普通人,特別是災后失去房屋的普通人設計,這就是我選擇實現(xiàn)社會責任的途徑。”
坂茂前往四川檢驗自己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之后完工的件作品—苗苗幼兒園
他的創(chuàng)舉:“紙管”建幼兒園有地震也不會倒
56歲的坂茂站定,相機鏡頭避開人群,遠距離拍攝了一張幼兒園房屋的全景。每一件作品完工后,他都會到現(xiàn)場確認,直至每一個細節(jié)。
太平鎮(zhèn)勝利村的苗苗幼兒園,遠觀與普通的房屋并無差別。走近,摸到一根立柱,伸手一敲,你會愕然聽到空響的聲音。這所面積為126平方米的幼兒園,每一根梁柱都會發(fā)出同樣的聲音。30余名志愿者參與了幼兒園的搭建,一名微笑彩虹項目組志愿者生動地解讀了紙管是什么:“我們平常用的卷紙中間有個卷筒,你就把那個卷筒無限放大,放大為一根柱子就可以了,材料是一樣的。”勝利村村民王玉強參與了整個建筑過程,他很驕傲地稱自己既是當?shù)氐哪嗤呓骋彩悄窘常闶墙ǚ繉<遥骸凹埞軄碇拔覀円埠軗?,運來以后,3個人坐上去也沒問題,我們就放心了?!?br />
當每個人都在驚嘆時,坂茂拿著相機,已經圍繞整個房屋繞行了一圈,拍下了所有關鍵細節(jié)。他為每一個參與建設的人頒發(fā)了親自簽名的志愿者證書后,快樂地宣布:“這是我獲獎之后件完工的作品,這所房子的使用年限是沒有限制的,有地震也不會倒。”
他與四川:因地震結緣設計兩“紙管”建筑
坂茂與四川結緣于2008年“5·12”汶川地震,去年“4·20”蘆山地震后,他像2008年一樣,通過西南財經大學建筑學院,為四川災區(qū)服務。由此,國內僅有的兩個“紙管”建筑,都誕生在四川。
2008年,坂茂次來四川。此后的每來川,他都行色匆匆,與西財溝通、與合作的志愿者團隊溝通、看場地……他在四川完成了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個“紙管”作品—成都市華林小學和苗苗幼兒園。前者,是國內首座紙管小學;后者,則成為首座紙管幼兒園。作為大學教授,坂茂非常熱衷教育,他選擇紙管建房有重要原因:“當?shù)厝嘶蛘邔W生可以DIY,他們可以動手參與建設。華林小學就是學生動手,花了5個星期完成的?!?br />
四川人,給坂茂留下了有熱情、有激情的好印象。而川菜,更讓坂茂的表情生動起來:“每次來,都會享受四川的美食?!弊蛉罩形?,雅安街頭小店的二兩大肉撻撻面,讓坂茂的鼻尖滲出了汗珠,但他沒有片刻停留,吃光了整碗面條:“東京也有川菜,但不正宗。川菜很辣,但我很喜歡?!?br />
他的信念:“小木匠”的大理想做災難建設探索者
1994年,坂茂向聯(lián)合國難民事務專員提出為盧旺達難民建造硬紙管民容所,從那一年開始,他走上了“實現(xiàn)建筑師的社會責任”的道路。只是,15歲以前,坂茂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木匠:“那時候,我以為房子是木匠設計的?!比缃褊嗝敢夥Q自己為一名探索者,樂于探索災難性建設。
20年來,在東京、紐約、巴黎均設有工作室的坂茂,設計了法國“戴”上中國草帽的蓬皮杜中心新館、新西蘭紙教堂、意大利拉奎拉的紙音樂廳、美國紐約的游牧博物館、日本神戶的紙木宅……他一直未曾停止過公益的腳步,中國只是其中一站。1995年,坂茂創(chuàng)立了非政府組織VAN(建筑師志愿者網(wǎng)絡),同年亦成為聯(lián)合國難民署專員顧問。目前,坂茂正在關注菲律賓一間教堂和住宅的完工:“他們經歷了地震與臺風,教堂與住宅分別設計在海岸線和島嶼上?!?br />
3月25日,坂茂成為今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這個獎項被稱為“建筑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建筑獎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勛爵這樣形容坂茂:“坂茂象征著大自然的力量,鑒于他在遭受自然災害地區(qū)為無家可歸者和喪失財產者提供的志愿服務,這一提法恰如其分?!?br />